腾势D9纯电版本即将开启首次交付:颠覆传统充电模式
【本站】2月11日消息,比亚迪的腾势D9将于本月20日左右开始交付,搭载全球首发的双充核心技术,并配备e平台技术,充电15分钟就可以续航230公里。腾势D9是一款中大型高端新能源MPV,整车尺寸长宽高分别为5250/1960/1920mm,轴距为3110mm。赵长江预计,本月的D9
更新日期:2022-08-22
来源:纯净版系统
汽车电动化正带动 SiC 加速上车,SiC 产业链也随之受益快速发展,其中,功率模块封装技术 AMB(活性金属钎焊)也受到了市场青睐,业内人士表示,“AMB 基板作为 SiC 的核心配套材料,目前推广的难点在于成本较高,将伴随 SiC 上车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取得突破。”
而为了满足汽车电动化发展需求,国内外企业早已在对 SiC 进行布局,并涌现出了天科合达、天岳先进、同光晶体、世纪金光、露笑科技、中科钢研、泰科天润、武进科华等产业链企业;在 AMB 领域,本土企业相对较少,不过,借助 SiC 加速上车趋势,正吸引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大对 AMB 布局。
新能源汽车正成 AMB 基板突破口
随着汽车电动化快速进入到 2.0 快充阶段,市面上续航超过 500 公里的纯电车型越来越多,市场对快充时长也提出了更高要求,需要从目前普遍的 30-60 分钟缩短至 20 分钟以内,部分企业甚至提出了 5 分钟的极速补能方案。
市场新变化,对高压充电平台以及功率器件提出了更高要求,而 SiC 凭借耐高压、耐高温、高效率、高频率、抗辐射等优势,在电控场景中能量损耗比 Si 基芯片减少一半,被认为将取代 IGBT,成为未来高压充电平台的核心器件,也是电动汽车性能和应用体验度提升的关键器件,受到了市场的热捧,供应链也涌现出了天科合达、天岳先进、同光晶体、世纪金光、露笑科技、中科钢研、泰科天润、武进科、比亚迪电子等一批企业。
“虽然现在 SiC 成本比 IGBT 高,但 SiC 能在后期节省更多使用成本,从整个生命周期看,采用 SiC 性价比更高。”某业内人士表示。而近期,某国内功率器件大厂内部人士也认为,SiC 的产能正在陆续出来,随着产量不断扩大,成本会越来越低,预计未来 3-5 年 SiC 就会对 IGBT 形成整体的成本优势,从而获得更好普及。
SiC 规模化上车已开始进入倒计时,据了解,目前已有特斯拉 Model 3、比亚迪汉、蔚来 ES7 / ET7 / ET5、小鹏 G9、吉利 Smart 精灵、五菱凯捷混合动力版和五菱星辰混动版等车型搭载 SiC,另外,丰田、奔驰、现代、雷克萨斯、Lucid、Karma 等品牌也有计划推出相应的 SiC 车型,新能源汽车品牌以及高端车型已成为 SiC 上车的重要推手。
SiC 上车提速,正促使上游 SiC 产业链企业加快发展,其中 AMB 也将受益获得快速发展。
据了解,AMB 基板铜层结合力在 16N / mm~29N / mm 之间,要大幅高于 DBC 工艺的 15N / mm,更适合精密度高的陶瓷基板电路板,这一特性也使得 AMB 基板具备高温高频特性,导热率为 DBC 氧化铝的 3 倍以上,且使用过程中能降低 SiC 约 10% 的热阻,能提升电池效率,对 SiC 上车并改善新能源汽车应用有明显的提升效果。
不过,AMB 工艺也还存在一些短板,其技术实现难度要比 DBC、DPC 两种工艺大很多,对技术要求高,且在良率、材料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完善,这使得该技术目前的实现成本还比较高,“AMB 被认为是 SiC 的最佳搭配方案,不过目前 AMB 基板的成本大约是 DBC 的 3 倍左右,这是阻碍它发展的重要因素。”业内人士进一步指出,“随着 SiC 不断在汽车上取得突破,AMB 有望借助新能源汽车的发展,获得新的发展机遇,而且会随着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的不断突破而加快渗透。”
市场正催生一批国产供应链企业
AMB 基板对 SiC 的配套优势明显,产业链也看到了这一机遇,有业内人士分析,至 2025 年国内新能源汽车 AMB 市场规模有望超过 60 亿元,此外在光伏、风电、轨道交通等领域,也对 AMB 有着巨大需求,可预见市场规模超 100 亿级。不过受制于 AMB 技术门槛较高,本土供应链聚焦 AMB 技术方案的企业尚不多,目前国内很大部分需求由国际企业来满足。
据了解,目前在 AMB 领域,比较领先的企业主要来自欧、日、韩,如德国的罗杰斯(Rogers Corporation)、贺利氏科技集团,日本的同和控股(DOWA)、碍子株式会社(NGK)、电化株式会社(Denka)、京瓷株式会社(KYOCERA Corporation)、东芝高新材料公司,韩国的 KCC 集团、AMOGREENTECH 等。
受益于 SiC 新机遇,部分国际企业已在计划对 AMB 进行扩产,如东芝高新材料公司已于去年开设大分工厂,开始生产氮化硅陶瓷基板;今年 2 月,罗杰斯官宣扩大德国埃申巴赫工厂 AMB 基板产能。
在国际企业积极扩产之时,本土也涌现出了一批 AMB 基板生产商,如博敏电子、芯舟电子、华清电子、富乐华半导体、铠琪科技、德汇电子、漠石科技、圣达电子、天杨电子、宋瓷新材料、威斯派尔半导体、精瓷半导体、中江新材、比亚迪、同欣电子、立诚光电、丰鹏电子等。
从目前看,已有一定数量的本土企业在研发和生产 AMB 基板,而在业内人士看来,本土企业在技术上,较国际领先企业还存在一定差距,其中,陶瓷基板、烧结材料、烧结工艺、铜皮铜箔烧结工序等仍是考验一家企业 AMB 技术实力的重要指标,国内部分企业仍处于研发阶段。其中,博敏电子、芯舟电子、华清电子、富乐华半导体、德汇电子等少数企业已开始脱颖而出。
博敏电子微芯事业部生产的基于 AMB 工艺的陶瓷衬板为功率模块中的重要部件之一,具备高导热、高可靠、耐热性、耐冲击、高性能等优势;相关产品已在轨道交通、工业级、车规级等领域取得认证,产品先后在航空体系、中车体系、振华科技、国电南瑞、比亚迪半导体等客户中开展样板验证和量产使用。在产能上,目前博敏电子产线设计产能为 8 万张 / 月,预计到今年底将达到 15 万张 / 月,2023 年有望扩张到 20 万张 / 月。
芯舟电子是国内自研 AMB 技术最早的企业之一,拥有自主的焊料、烧结技术,并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。2021 年 10 月,芯舟电子获博敏电子增资约 500 万元,双方在 AMB 领域展开合作。据了解,双方合作后,仅半年时间,推出的产品已获得 SiC 功率半导体相关客户的认可。
华清电子则是国内规模最大、产量最高的氮化铝陶瓷基板企业,获北汽和上汽战略投资,2021 年底再成功融资 1.8 亿元,融资资金主要用于氮化铝陶瓷基板扩产、陶瓷金属化产品生产线建设。
富乐华半导体、德汇电子也是国内为数不多形成 AMB 规模的企业,前者依托 Ferrotec 集团,已形成年产功率半导体覆铜陶瓷载板 1800 万片产能,今年上半年拟 10 亿元再投建年产 1000 万片半导体功率模块陶瓷基板产线。后者二期项目已进入试生产阶段,待投产将实现 144 万片 / 年高性能陶瓷覆铜板年产能,目前正在积极导入 IATF16949 国际汽车行业质量管理体系技术规范。
需注意的是,由于 SiC 还处于“上车”爬坡阶段,目前 AMB 工艺主要应用于 IGBT 领域,如博敏电子,其利用 AMB 的优势,替代 IGBT 中的 DBC 工艺。
腾势D9纯电版本即将开启首次交付:颠覆传统充电模式
【本站】2月11日消息,比亚迪的腾势D9将于本月20日左右开始交付,搭载全球首发的双充核心技术,并配备e平台技术,充电15分钟就可以续航230公里。腾势D9是一款中大型高端新能源MPV,整车尺寸长宽高分别为5250/1960/1920mm,轴距为3110mm。赵长江预计,本月的D9
小米汽车研发进展顺利:已超2300人团队,计划明年一季度量产
【本站】2月11日消息,小米公司近日在投资者日上透露了有关小米汽车的新消息。雷军表示,他的一半精力和时间都投入到了小米汽车项目上,1/4的时间则分别用于小米手机、IoT以及高端化上。目前,小米汽车研发团队已经召集了超过2300名员工,并计划在明年的一季
9.98万起真香 新款比亚迪秦PLUS DM-i上市 网友:不给合资留活路
2月10日,2023款比亚迪秦PLUS DM-i冠军版正式上市,起售价仅9.98万元,要知道这可是插电混动车型,价格打到10万元以下,尚属首次,不得不说,比亚迪狠起来,友商怕是心慌慌。该车外观并未有太多改动,依旧是“Dragonface”设计风格,尺寸更大的“龙嘴”前格栅与内部“龙
同时插入两根充电枪 腾势D9纯电版“双充电”演示:15分钟充能230公里
近期,腾势销售事业部总经理赵长江公布了近期的规划,其中谈到,D9 EV版本下旬开始交付,搭载e平台技术和全球首发的双充核心技术,充电15分钟续航230公里。近日,有网友拍到了该车双充电现场图,可以看到这台车停在两根充电桩中间,用上了两根充电枪,一左一右同时工作
中期改款大众途岳官图发布:换全新1.5T发动机、能加92号油
作为上汽大众旗下畅销的紧凑型SUV,于2019年上市的途岳,终于迎来了中期改款,近日,新车官图已经发布,整体而言,其外观内饰变化不大,最大的亮点在于更换了全新的1.5升四缸涡轮增压发动机,使用成本进一步降低。外观方面,新款途岳与途昂的设计思路类似,前大灯采用全
31.98万起!理想5座旗舰SUV L7三款车型有啥区别 官方对比一文看懂
日前,理想首款5座旗舰SUV——理想L7正式发布,共推出理想L7 Air、Pro、Max三款车型,售价分别为31.98万元、33.98万元、37.98万元。新车发布后,有不少人询问理想L7 Air、Pro、Max车型该怎么选,理想汽车官方从底盘、动力电池、智能空间和智能驾驶四个角度,带来详细对
外形如何?小米汽车明年推出 目标世界前五:雷军称汽车盈利靠软件服务
在小米投资者日上,小米CEO雷军等高管分享了小米的业务进展。对于小米汽车的盈利问题,雷军表示,长期和小米手机一样,除了硬件利润,更在意软件利润。在雷军看来,汽车以往可以整合销售、售后服务、充电桩,未来汽车可以整合的服务越来越多。雷军还表示,自己的时间有1
理想L7 Air & L8 Air交付日期公布
今晚,理想汽车举行L7发布会,并正式推出L7系列的第三款车型——理想L7 Air。该车配备了CDC连续可变阻尼的减振器,并标配了理想智能驾驶AD Pro和理想智能空间SS Pro。据悉,理想L7 Air的售价为31.98万元。同时,理想汽车也宣布推出了理想L8 Air,该车的售价为33.98万元
美国计划强制让电动汽车“发声” 20多年的老车也不放过
因为没有发动机,电动汽车行驶时更为安静,但对路上行人来说,更不容易察觉到后方车辆,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。为此,美国官方机构,计划强制让电动车“发出声音”。2月8日消息,美国国家公路运输安全管理局(NHTSA)已经开始调查早在1997年生产的混合动力车和电动汽车,是
长城汽车哈弗品牌今年将推多款新能源车型,哈弗 H-DOG 即将上市
2 月 8 日消息,长城汽车数据显示,哈弗品牌 2023 年 1 月销售 39192 辆汽车,同比下降 44.19%。在公布销量的同时,哈弗品牌昨日表示,2023 年哈弗将有多款新能源车型蓄势待发,哈弗 H-DOG 即将上市。▲ 哈弗 H-DOG | 图源:长城汽车其中,哈弗品牌开年首款新能源车型
比亚迪:有意建立欧洲工厂,并非专注接手其他工厂
【本站】2月7日消息,比亚迪公司正在探索在欧洲建立自己的工厂,而不是专注于接手其他公司的工厂。据比亚迪执行副总裁李柯在接受彭博采访时表示,公司尚未确定目标国家,但正在进行可行性调查。李柯表示,比亚迪希望在欧洲拥有稳固的销售和经销商网络以及服务
哪吒汽车 2023 年目标销量 30 万台,哪吒 E 预计上半年上市
2 月 7 日消息,据中证网,2023 年哪吒汽车现已确认其 2023 年销量 30 万台的年度目标。此外,全新车型哪吒 E 正待推出,该车定位双门四座电动跑车,与哪吒 S 同样基于山海平台打造,预计将于今年上半年上市。哪吒汽车表示,2023 年哪吒汽车不仅加快优化产品结构、开足
天津今年将建中心城区首条无人驾驶示范路段,长约 3.1 公里
2 月 7 日消息,据央视新闻报道,天津市中心城区首条无人驾驶示范路段将于年内建成,长约 3.1 公里,打造车联网商用第一城。图源 Pexels据河北区相关负责人介绍,今年该区依托智能路网建设项目,与华为车联网团队、智慧互通公司等合作,结合华为产业园,打造中心城区首
法拉利2022年销量破纪录 员工年终奖人均10万
2022年几乎所有的豪华车品牌,都创下了销量新高,即便是法拉利这样的超跑,也迎来了史上新高销量。日前,法拉利公布其2022年销量情况,最新财报显示,2022年,法拉利一共向车主交付了13221辆新车,创下了新的年度销售记录,作为对比,2021年,法拉利共向车主交付了11155
“三年不造车”政令将到期 曝华为智能车大调整:余承东总揽大权
华为智能车,刚传出重磅人事调整。据HiEV大蒜粒车研所爆料消息,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(车BU,Business Unit)首席运营官王军已经被停职。王军除了担任首席运营官,还是华为智能驾驶解决方案产品线总裁,也是余承东接管华为智能车业务之前,华为智能车业务的负责人。当